为提高教育惠民和服务社会水平,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常州市教育局推出了第十八期"优秀教师免费导学"公益活动。结合当前新冠防控要求,本期免费导学的形式为在线导学。
经过前期自主申报,专家组评审,新北区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组成功入选导学团队。
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线上化教学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学生的听课率?新北区实验中学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新北区实验中学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听课率接近100%,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通力合作,一切皆从磨砺出
新北区实验中学的数学教研组是常州市优秀教研组,数学组重视每一次导学机会。早在自主申报导学课题时,数学教研组就召开会议,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确定课程主题、内容、模块及导学教师人选。同时对一些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教与学时空分离,教师如何有效教学?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学习效果如何有效反馈?
课题成功入选后,老师们通力合作,精心准备。教研组组长汤久妹、备课组长张一青全程参与,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集备、试说课,专题PPT课件初稿成型。在信息中心盛主任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下,导学团队的老师们快速学会了熟练操作录课设备。
为了精益求精,争取留住更多的学生,数学组还特别邀请市、区级专家进行指点,最终制作出本期导学所用的专题课件。
二、有效组织,无“生”似有“生”
学校导学负责人时刻关注导学工作群的通知和要求,从直播间的建立、视频的要求和上传到线上课堂的时间等,高度重视每一个注意点。相应年级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及时转发导学链接到班级群,与家长做好沟通,动员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导学活动。
三、汇总反馈,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一节导学课结束后,数学老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听取意见并收集反馈给导学团队。线上课程要根据每一次师生教学交互产生的新的教学需求,调整下一期的导学方案,迭代优化教学方式,以促进有效学习和深层次学习,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有效的组织宣传、完美的团队合作、精心的教学准备、强大的技术支持、密切的家校配合,是线上教学成功实施的必然结果。
线上导学,让老师们有了更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让学生有更要多机会进入更多优秀老师的课堂。
(图文:杨洁 )
导学教师(吴寅老师)的个人总结: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我需要对整个内容和流程熟记于心,并且不能出现技术上的操作失误。因此,我特意提前一周向教务处提出申请,安排好课务,做好录课的准备工作。
周五中午12点多,我就赶到了录课教室。由于这里跟平时的上课环境完全不同,讲课时我常常会说错,或忽然卡顿、结巴...这样磕磕巴巴好几次,后来终于录了一节完整的课。
在电脑里播放看效果的时候,发现和我的预期差距很大。为了追求流畅性,我再录。不知不觉,突然发觉已经到了放学时间,我立刻冲回班级放学。
学校导学团队负责人杨主任看完我的视频后,提出了建议和完善的方法。我决定晚上继续录,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吸取了前面十几次失败的卷和教训,晚上的录制很顺利,一遍成功。后期的视频上传和创建直播间等工作,导学团队边看边学边做任务,大家互相协助,准时完成。
这一次经历,对我来说,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下一期导学,我会继续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