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科建设>>教学竞赛>>文章内容
青年教师创意无限 英语课堂百花齐放
发布时间:2020-12-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寒冰

  为了展示青年教师的专业风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校举办了第十九届“春蕾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比赛。英语组五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呈现了风格不一、精彩纷呈的英语课堂。

  英语组五位青年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英语课堂百花齐放。老师们的英语基本功扎实,口语地道流畅,教态大方自然,极具亲和力。活动中,参赛教师们力求让课堂精炼、高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活动主题,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素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这也与孩子们脸上那绽放的笑容,积极参与活动的表现相得益彰。

  课后,参赛教师和评委教师畅所欲言,从课堂的有效提问、受关注学生范围及生本课堂的落实等方面进行研讨。教师们相互学习授课者的亮点,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气氛热烈。评委老师分享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大家受益匪浅!

  赛后五位参赛老师分享了他们本次活动的感受。

  张颖老师:在赛后,前辈老师们进行了集中评课,给我们提出了许多诚挚中肯的建议。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的深层次的解读,将英语阅读课上成一堂语文课,进行主旨的升华。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还要注重多方面的学习,整合初中英语教学优质资源,抓住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亮点环节学习。并且多去听课赛课,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

  本次比赛,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要坚守平凡,脚踏实地,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厚积方能薄发。最后,由衷地感谢学校和前辈教师们给青年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展现和锻炼自己的平台,让我们在前辈的关怀和指导下茁壮成长。

  李洁瑶老师:正如朱丽娟老师所说,一节好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落实教学目标而服务,课堂要有时间管理的意识,更要有目标生成的意识。对于新老师来说,常态课和竞赛课的内容偏重是有区别的。在课堂上要以优化问题设计为主线,以课堂有效提问为核心,通过回顾、整理、归纳、运用,引导学生经历构建知识体系的全过程。在问题设计上能够把握好全体与个体的关系,课前充分做好问题设计的“预设”与“生成”。在这样一个互学、互评、互教的活动中,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一个教学研共同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赛课活动对我们新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相信我也能在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与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教学中教学相长,树立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

  张丹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蕾杯”,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高手在身边。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构造,不同idea碰撞的火花,都让我觉得很有意义,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知道了自己的优劣环节,以后怎么去改进,更加明白了这是一个温暖而又包容的团队。我感觉到新北实验设个英语组大家庭的温暖,有困难的前辈一起帮扶,热心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寥寥数语都让我醍醐灌顶,并非常善意,极具包容,深刻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教学这条路很长,前辈们说的没错,年轻教师必须要有创新,要走出自己的路子,让自己逐渐在教学这条大道上开花结果。

  花月老师: 拿到参赛课文后,我苦苦构思寻求新意突破,一边琢磨重点内容的提炼,一边寻思难点内容的突破手段,在手脑并用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虑课件制作的实现可能。最后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过程剖分成四个层次,逐层递进,充分展示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让学生能全程全体参与进来,并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构建在连续的知识链条上。尽量做到由浅入深,从设计形式到内容都力求精巧有新意。

  自己回忆“春蕾杯”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学校领导组织了这届"春蕾杯”课堂教学大赛,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师术和师艺,感谢师傅们在参赛教师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钱方亮老师:从朱老师、陈老师、杨老师和邹老师的一一细致点评中,我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感悟。首先,我感受到了领导们对我们的悉心栽培和指导,他们不倦教导和无比耐心与宽容,让我感受到了英语教研组大家庭的温暖。其次,最重要的是,我的课堂需要做的改进还很多,不光是节奏上的把握,更是教学设计上的风格突破。原来颇受老课件的影响,现在我感觉到了急需观课看课的重要性,且一定要有自己的反思札记,才能衍生出自己的特色。正如朱老师所说,年轻教师最关键的是前五年,头两年重点学习,后三年有比赛尽量往前冲,比赛才是真正成长自我的过程。这句话,砸进了我的心底。原先的我主次一直未能分明,忽视了专业领域的学习。如今,我内心充满了动力和感激,动力源于老师们对我的期待,感激是因为这场比赛点醒了我。

  比赛前后是艰难的,结果却有如此收获。赛课中我所积累学到的经验是这次比赛的最终目的。我相信,我还有更远的路,更大的目标在前方,而我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努力获得更大更多的成长!

  (撰稿:陈蕾    摄影:杨洁   审核:徐寒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邮编:213022 电话总机:0519-85100912,85120573 传真:0519-85109333 电子邮件:syzx5100912@126.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58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75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