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午,新北区实验中学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多艺楼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工作会议。会议上,曹校,高校、陶主任就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等方面发表相关讲话。
会议伊始,陶主任针对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这两大版块,对各组长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陶主任在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提出“四严”:严格按照课表上课,严禁无教案上课,严控作业量,严格执行一教一辅。要求教师守住课堂主阵地,加强课堂管理,杜绝学生上课懒散等问题,同时,作业进行精选精讲精练,倡导二次批改。对于新教师来说,必须落实手写详案,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尽量听一节上一节。
在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方面,陶主任强调了我校“求同存异”的集备模式。“求同”即注重集体备课,“存异”即根据教师和班级学生的差异性,重视教后反思和二次备课。此外,我校教研活动严格遵守“三个五”原则。“五定”:定时、定人、定主题、定内容、定方式。
“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试考查。
紧接着,陶主任对于我校的教研活动,进行了“五化”的高度概括。并且重点解读了活动专题化和系列化。提出围绕“双减”、“新课标”、“分层教学”三大主题展开教研活动。指出“以课促研,以研促教”,要求我校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公开课,让教师在一次次磨课中淬炼基本功。
接下来,曹校长重点提到了学校师资队伍优化的问题,如何让老教师刻苦钻研精神不衰退,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曹校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提高站位,认识学科组建设的重要性。不同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做到学科教研能真正为我服务,培育良好的学科组氛围。
第二,运筹帷幄,提升学科组活动的计划性。教研的计划要做到周密详实、明确目标、强化策略、落实措施。做到一个学期解决一个问题,一周形成一节精品课程。
第三,凝心聚力,提升学科组成员的团队性。各个组长要针对本组成员不同的特长和个性特点给予明确具体的任务,充分调动教研组全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组长督头,合理分工,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全组一盘棋,分工不分家。
第四,坚决落实,提升学科组措施的执行力。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想一番。所以,学科组任何任务的布置都要闭环管理,要注意跟踪督促和检查。要知道,合作才是最省力、最高效的途径,而单打独斗才是费力和低效的。
会议最后,高校长就教师发展出和课程备课处工作要点进行沟通布置。备教组作为最小但也是最重要的教研单位,是学校课程的战斗阵地,备课组的教研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学科乃至学校的教研质量,也决定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高校长首先指出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学校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专业发展的“领头雁”要创造条件,重点订制培养。为此,高校梳理了英才培养对象,简述了骨干的培养与考核机制,并且号召要宣传发动已经达到条件的教师。
其次,高校指出,课题研究是学校向高位发展的载体,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层次。高校长梳理了学校目前的项目建设情况,其中,学校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探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我校作为区级基地建设的试点学校,将“范导式教学”与前瞻性合二为一 ,教研成果已形成一定操作范式。
最后,高校重点强调了“青蓝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青蓝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目前,我校教师结构呈两头大,腰部细的不平衡状态,需进一步扎实推进,最终形成“橄榄形”的稳定结构。为此高校提出,第一,一到三年新教师由行政商议决定听课。第二,青蓝结对工作群的管理要细化,优点少说,增加改进型建议。第三,35岁以下的“青方”每学期需开汇报课,由蓝方和级部分管行政负责考评。
心有热爱情怀,眼有星辰大海。实验的明天是值得期待的,新北区实验中学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坚决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加强课堂高效管理。相信实验的教师都能达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让我们一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胸怀梦想,一起向未来!
(撰稿:丁一 摄影:丁一 审核:陶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