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校园快递>>校园动态>>文章内容
双减·仁艺课堂 │新课标 新课堂 新样态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寒冰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9月23日上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新北区乡村骨干化学教师培育站在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展开教学研究活动。常州市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等地的化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来自新北区实验中学的三位年轻的化学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场具有新北实验特色的“双减”背景下的仁艺课堂。

  01.联系生活,“碳”究性质——生活中的二氧化碳

  陈梦麟老师从“生活中的二氧化碳“入手,通过提问你知道哪些二氧化碳的用途呢展开教学,学生进行了四个方面用途的描述,陈老师就从这四个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聚焦四个亮点:“情境素材生活化”、“学习问题过程化”、“学习内容结构化”、“化学课程思政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陈老师多次提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得知识结构化,便于学生日后学习类似的知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02.情境引领,知识贯通——探秘水的组成

  姚颖老师本节课开头用“水氢汽车”为情景引入,通过具体情境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所学知识能够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依存的情境,学生就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及其变式,从而灵活地迁移和应用学到的知识。学生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抽象的知识因此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大胆质疑、反对伪科学的科学精神。同时第二个亮点是化学史,这正是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忽略的一个素材库。化学史的教学就是对化学知识的追根溯源。化学史是化学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其包含了化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家的思想演变以及整个追寻真理的漫长过程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

 

  03.任务主线,助力发展——长江水的净化之旅

  任雪影老师开展的“水的净化”这一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任老师的课堂将情境生活化并贯穿整个课堂,首先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厨房中的漏勺引渡到实验室的过滤操作,以及生活中水壶的水垢,用真实存在的贴近生活的现象说明水中存在可溶性杂质引渡到硬水软水的定义,并通过了解魏村的自来水厂的净化引渡到化学上混合物除杂的一般思路总结,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踮踮脚,够以够就能获得知识。并在知识获得后再回到生活当中,学以致用,分析生活中存在的直饮水,生命吸管原理。在学习过滤和吸附的整个过程中,任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理解与思维,展现学生的探究与反思,将学习评价嵌入在学习始终,由学生去观察过滤装置的制作,合作完成过滤操作并通过自纠和他查完成对过滤操作注意点的总结,任老师在一旁指导辅助,并通过分享不同组别出现的情况将整个班级里的学生连接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互相的评价,同时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的思考与进行,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当堂及时反馈与评价。

 3.png

  课后,李超、张皓平、陈网平三位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议课,大家都提到了三位老师的课堂情境真实新颖,之后创设发展性任务、开展了积极意义协作,并创造性的运用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轻轻松松就学到了知识。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周文荣主任最后补充到三位老师的板书设计合理,展示了教学思路,学生顺着板书就能理清楚本节课的基本脉络。同时三位老师都贯彻了新课标下对化学学习的要求,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总结学习方法,陈梦麟老师归纳出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姚颖老师归纳出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的方法,任雪影老师则是归纳出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一般方法。三位老师虽然年纪轻,但是表现佳。

  半天的活动促进了教师们多思考、多发现、多学习,让教师们意识到教学要与时俱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在目前的双减背景之下,要始终围绕“减负增效”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后习题设计。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改进终结性评价,探索核心素养立意的命题,科学设计评价工具,重视评价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基于证据诊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深化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科学合理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三位老师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都深谙此道,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之中,彼此交流讨论,分析得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有效地运动提问、引导、点拨、欣赏、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内需,真正做到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了课堂提质增效。

                                                                                                                                       (撰稿:姚颖   摄影:化学组老师    审核:陶慧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邮编:213022 电话总机:0519-85100912,85120573 传真:0519-85109333 电子邮件:syzx5100912@126.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58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75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