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平安校园>>安全教育>>文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遇到挫折时,怎么想更有帮助
发布时间:2023-05-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吕国庆

我校心理咨询室老师,于5.8日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题为:遇到挫折时,怎么想更有帮助。

QQ图片20230515182846.jpg

全文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遇到挫折时,怎么想更有帮助》。

讲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提到“成长性思维”,它是近十年最流行的心理学概念之一。跟它相对应的名词叫“固定型思维”,也叫“僵化型思维”。这两个名词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的分类。固定型思维的人遇到困难时会倾向于认为:这件事超出了我的能力,我没有办法做到,那么他就会止于此步;而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我只是现在做不到,但我的经验和能力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明天或者以后,我是有可能成功的。

听到这,结论似乎就出来了:成长型思维更好,你最好具备成长型思维。虽然我未必了解你们,但我猜有一部分人正在暗暗对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感到有点担心:“完了,固定型思维就是在说我,我一遇到困难就担心自己做不到。”相信我,不是只有你们会这么想。只要是正常人,都会产生过这种念头:“太难了,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挫败感。不要担心,我们现在换一种积极的方式来理解成长型思维。

首先,成长型思维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信念。你感觉做不到,这是你现在的感受,这虽然是真实的,但不是绝对的。为什么?因为事情可以变化,你永远有可能成为不一样的状态。作为一种信念,它的核心在于“时间”。你今天所判断的一切“不可能”,都是基于今天,可是一年之后你会怎么看?你不知道。所以,成长型思维,并不在于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会产生挫败感。挫败感谁都会有,而是在“太难了,我做不到”的声音后面,弱弱地补上一句:“以后可能会变”。

那怎么拥有“成长型思维”呢,其实那些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一开始也不是这样,每个人最开始遇到困难,本能地都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我不行”的想法上。你想改变这种习惯,就要提醒自己。现在做不好,但你知道不会“永远”做不好。哪怕你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固定型思维,当你意识到思维模式会带给你这样的影响,你就拥有了转变为成长型思维的可能性。

那么今天,就请你找一件之前觉得“做不到”的事,再花一分钟尝试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感觉?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邮编:213022 电话总机:0519-85100912,85120573 传真:0519-85109333 电子邮件:syzx5100912@126.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58号    苏公网安备 32041102000075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